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
  • 首页
  •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中心主任
    研究机构
    学术机构
  • 中心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出版
  • 相关文件
    中心文件
    学校文件
  • 学术资源
    中文文献
    俄文文献
    英文文献
  • 中心成果
    研究项目
    出版著作
    发表论文
  • 人才培养
    培养方案
    教学资料
    课程设置
  • 学者介绍
  • 站内搜索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学术出版

  • 《语言与符号》
  • 《语言符号学通讯》
  • 《语言符号学译丛》
  • 《语言符号学丛书》
  • 《中国社会语言学》

联系方式

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117号
电话:022—23230917
E-mail:yuyanfuhao@163.com

学术活动

《俄罗斯通览》——天津市线下一流本科建设课程推介
2020-12-10 17:43  

《俄罗斯通览》课程,获批2019年天津市线下一流本科建设课程。

一、课程团队

课程负责人:王铭玉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人员:姜雅明 付美艳 于鑫 安德烈耶娃

二、课程简介

教育部新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国别与区域研究作为重要的学科方向,我校应国家所需,秉承“中外求索,德业竞进”的校训精神,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俄罗斯通览》符合国情需要,可丰富俄语教学理论,拓展学生的语言背景知识,推进外语人才的培养由纯语言层面的刺激反应型向思维交际型过渡。

本课程是俄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第四学期的专业必修课,是融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旨在带领学生通览俄罗斯地理、历史、文化、艺术等基本国情知识,深入了解俄罗斯国家和社会发展状况,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俄语学习兴趣,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课程发展历程

《俄罗斯通览》课程建于1964年,经几代人半个世纪的深耕厚植,已成为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特色课程,建设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奠定基础阶段(1964年—2000年) 课程初始名称为《俄国概况》,后变更为《俄罗斯国情学》《俄罗斯概况》,介绍俄罗斯国情文化基础知识,采用课上讲授、课外阅读、实物展示、录像幻灯片放映等传统教学方式。

发展转型阶段(2000年—2015年) 利用国内外的优质教材和网络资讯,扩充教学内容,将课程逐步细化为《俄罗斯地理》《俄罗斯历史》《俄罗斯艺术》等专题。广泛应用图片、PPT、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补充传统教学之不足。

创新升级阶段(2015年—2019年) 应新时期,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对外语人才的要求,作为学校《世界跨文化交流》慕课的一部分,本课程教学内容扩充至《俄罗斯地理》《俄罗斯历史》《俄罗斯文化》《俄罗斯外交》等多个领域。

2019年,本课程更名为《俄罗斯通览》,包含“俄罗斯地理与社会”“俄罗斯历史与文明”“俄罗斯文化与艺术”三大板块,每个板块又细分若干小专题,力求通览俄罗斯文化全貌。

四、课程创新特色

(一)模式创新。 主要体现在课堂组织形式:首先用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导向引入学习主题,启发式讲授和学生课堂实践紧密结合贯穿整个课堂。

(二)课堂创新。 尝试翻转课堂教学,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老师转交给学生。

(三)教学创新。 协调语篇理解和语言知识的关系,强调语篇的整体性、结构性,强化组织语言的逻辑能力;注重输入和输出;结合语言内和语言外因素,灵活运用材料,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基于读图时代学生的阅读习惯,将传统媒介与多模态媒介相结合,刺激不同感官,激发学生元学习能力。

(四)课程思政。 根据课程的特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使命担当。

【关闭窗口】
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 @ 2014 Research Center for linguistic semiotics
天外-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官方微博 网页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