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
  • 首页
  •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中心主任
    研究机构
    学术机构
  • 中心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出版
  • 相关文件
    中心文件
    学校文件
  • 学术资源
    中文文献
    俄文文献
    英文文献
  • 中心成果
    研究项目
    出版著作
    发表论文
  • 人才培养
    培养方案
    教学资料
    课程设置
  • 学者介绍
  • 站内搜索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学术出版

  • 《语言与符号》
  • 《语言符号学通讯》
  • 《语言符号学译丛》
  • 《语言符号学丛书》
  • 《中国社会语言学》

联系方式

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117号
电话:022—23230917
E-mail:yuyanfuhao@163.com

学术活动

王铭玉教授做客第十一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对话论坛
2019-05-27 08:59 管理员 
 

5月19日,由北京大学博雅翻译文化沙龙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堂举行,来自全国MTI院校、语言服务企业的300余人参与了会议。会议主题为“中国语言服务产学结合的机遇与走向”,与会嘉宾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分享。

期间,我校王铭玉教授作为嘉宾参加了“中国语言服务40人论坛”,并受邀做客大会的对话论坛,就“DTI(翻译专业博士)教育的设想与准备”问题接受了访谈。王铭玉围绕“DTI教育的创新性”“设置DTI的必要性”“DTI的人才属性”“DTI与MTI的区别”“DTI的培养模式”“DTI教育的专业资质”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重点介绍了我校“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现状与发展情况。作为智库型研究与资讯平台,译世界对此论坛进行了网上直播,有近20000受众通过各种终端观看了盛况,我校博士项目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服务国家需求的尝试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大会主持人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院长任文教授在开头语中称“天外在一定程度上是DTI的先行者”,北京语言大学资深翻译教授刘和平赞扬说:“天外的实践是值得推广的”。王铭玉向与会专家分享了他对DTI未来发展的一些设想,提出了“翻译专业博士”的五种人才模式:翻译人才(口笔译)+管理人才(语言服务企业高管)+研发人才(翻译技术研发人才)+教学人才(高校及培训机构的专业教学人才)+研询人才(语言服务政策研究与咨询人才),也可以归纳为“五能人才:能做+能管+能研+能教+能询”。

DTI教育是专业博士教育的大势所趋,我校将紧抓新的机遇,力争在学科建设上再次迎来新的突破。

(新闻来源: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通讯员 黄超)

【关闭窗口】
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 @ 2014 Research Center for linguistic semiotics
天外-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官方微博 网页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