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8日-30日我校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王铭玉教授、专职研究员卢德平教授和吕红周博士应邀参加了第四届全国语言与符号学高层论坛。此次论坛由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主办、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的会长为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胡壮麟先生,我校副校长、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王铭玉教授为副会长。
在开幕式上,王铭玉教授代表研究会致辞,他首先回顾了以往十届年会以及三届论坛的举办情况,特别对本届由西北师范大学承办的论坛突出学科交叉、区域发展和中华文化传承主题的做法予以了高度评价。之后,王铭玉教授在大会上以“二次命名的符号学阐释”为题做了主旨发言,王教授指出:“命名学与符号学有着天然的联系。无论西方的唯实论和唯名论之争,还是中国的名实之争,其实就是符号的本质来源之争,也是命名学本质价值之争,所以命名学和符号学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许多相通之处,从符号学角度对二次命名现象加以阐释会加深对命名学的研究。”王铭玉教授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了论述:第一,命名学与符号学的关系。第二,二次命名的重要意义。第三,二次命名与符号层级系统的关系。第四,从符号学角度对二次命名现象的分析。第五,从科学研究角度看命名学。中心专职研究员卢德平教授和吕红周博士分别以“符号任意性理论的历史来源——从惠特尼到索绪尔”和以“语言符号研究的功能视域”为题在分会场做了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活动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和支持,大会决定,第十一届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于2014年在天津外国语大学举办,同时,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卢德平教授被评选为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