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11月24日电(唐玉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达到64个,所使用的语言近60种。面对文化的差异性及语言的多样性,如何实现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日前,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中央编译局国家高端智库核心团队成员王铭玉教授接受了人民网天津频道记者的视频专访。
http://tv.people.com.cn/n1/2016/1125/c356167-28896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