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玉教授作大会发言
王铭玉教授与国际符号学大师Umberto Eco教授交流
王铭玉教授与Anne Henault教授交流
王铭玉教授看望中心顾问Jacques Fontanille 教授
田海龙教授作学术发言
5月25日—29日,我校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副校长王铭玉教授,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田海龙教授赴欧洲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并顺访符号学界知名学者。
在波兰罗兹大学举办的国际符号学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学者围绕“符号、思想、词汇、工作”的主题开展学术研讨。王铭玉教授在会上以“Meaning of Linguistic Signs: A Layered-meaning Theory”为题提出了语言符号意义的层级理论,引起参会代表的极大兴趣。田海龙教授作了“Sign in Another Context: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主题发言。会议期间,王铭玉教授还会见了国际符号学大师、意大利著名学者Umberto Eco教授,并与罗茲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Piotr Cap教授商讨了我校语言符号应用传播中心与罗茲大学人文学部在科学研究领域展开国际科研合作事项。
访欧期间,王铭玉教授在法国巴黎会见了符号学界知名学者、法国符号学会会长、索邦大学Anne Henault教授,并就符号学在法国的最新发展等问题与Anne Henault教授进行了交流。同时,还看望了我中心顾问、法国德利摩日大学Jacques Fontanille 教授,对他给予中心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就我校“求索”译丛出版工作及进一步学术合作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心常务副主任田海龙教授参加上述活动。 (通讯员 田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