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
  • 首页
  •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中心主任
    研究机构
    学术机构
  • 中心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出版
  • 相关文件
    中心文件
    学校文件
  • 学术资源
    中文文献
    俄文文献
    英文文献
  • 中心成果
    研究项目
    出版著作
    发表论文
  • 人才培养
    培养方案
    教学资料
    课程设置
  • 学者介绍
  • 站内搜索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学术出版

  • 《语言与符号》
  • 《语言符号学通讯》
  • 《语言符号学译丛》
  • 《语言符号学丛书》
  • 《中国社会语言学》

联系方式

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117号
电话:022—23230917
E-mail:yuyanfuhao@163.com

学术活动

【中国社会科学网】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研究语言学
2017-04-01 00:00  

    3月25日,“2017当代语言学前沿:语言、社会及意识形态”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语言学研究中的前沿课题。

  以马克思主义视角来进一步探讨语言理论和语言事实之间的关系时,就会发现首先需要面对的是如何把握、描写语言事实的问题,而把握、描写语言事实所使用的方法就是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当代语言学》主编胡建华认为,如果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仅有对语言事实的把握和描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以某种方法把握、描写的事实或现象,仅构成进一步进行理论思考和分析的基础,如果不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抽象理论思维和分析,我们就无法洞察事实与事实之间的联系。研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无疑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语言研究中抽象理论思维和分析的重要性及其主导作用的认识。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杜世洪认为,直言判断的价值和价值转换是意义研究的第三个维度,构成价值语义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价值语义学的研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田海龙提出,有必要在探讨语言与社会关系方面回归马克思,超越批评话语分析的一些经典论断。回归马克思,正是超越批评话语分析的基础所在。批评话语分析要面对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探索、实现新的发展,这背后的机制和动力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当代语言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承办。

    (记者苏培)

 

网址链接:http://ling.cssn.cn/yyx/yyx_xwtt/201703/t20170331_3472831.shtml


【关闭窗口】
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 @ 2014 Research Center for linguistic semiotics
天外-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官方微博 网页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