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
  • 首页
  •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中心主任
    研究机构
    学术机构
  • 中心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出版
  • 相关文件
    中心文件
    学校文件
  • 学术资源
    中文文献
    俄文文献
    英文文献
  • 中心成果
    研究项目
    出版著作
    发表论文
  • 人才培养
    培养方案
    教学资料
    课程设置
  • 学者介绍
  • 站内搜索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学术出版

  • 《语言与符号》
  • 《语言符号学通讯》
  • 《语言符号学译丛》
  • 《语言符号学丛书》
  • 《中国社会语言学》

联系方式

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117号
电话:022—23230917
E-mail:yuyanfuhao@163.com

学术活动

【中国经济时报】加强语言人才培养 服务“一带一路”
2016-12-07 00:00  

访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中央编译局国家高端智库核心团队成员王铭玉教授

    本报记者赵建中刘菲菲

    “‘语言互通’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基础,也是重要前提条件。”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中央编译局国家高端智库核心团队成员王铭玉教授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共涉及国家64个,贯穿亚、欧、非三大洲,占世界224个国家和地区的29%,语言近60种。目前,亟须从国家层面构建语言战略,在语言规划、语言安全、周边国家通用语建设、汉语传播以及语言服务等五个方面加强研究和构建,而各地高校则是培养集聚复合型语言人才的重地,应引起关注。

    语言对“一带一路”建设至关重要

    中国经济时报:在“一带一路”建设下,语言如何在国家战略中发挥作用?

    王铭玉:作为一个语言学工作者,随着研究的深入,思考也越来越深,让我意识到语言问题对于“一带一路”建设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利用契机,从科学研究及高校人才培养出发,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需要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流通、民心相通。“五通”的前置要素则是语言互通,没有语言互通,其余“五通”将很难实现,而在语言互通中语言规划、语言安全、周边国家通用语、汉语传播以及语言服务五类问题尤其关键。

    要从国家战略角度设计、研究和发展语言

    中国经济时报:在人才培养和对汉语传播上,你有什么建议?

    王铭玉:对于高校而言,语言规划是首要的。目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都具有开设上百个语种课程的教学和研究能力。中国是世界大国,治国理政需要从国家战略宏观指导角度设计、研究和发展语言。目前,在与我国建交的175个国家中,至少涉及95种语言,而我国开设语种最多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也只有67种语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及到的官方语言近60种,各种民族语言200多种,而目前我国高校教授的相关语言仅20种,所以我们外语高校面临着很多的机遇和挑战。国家应鼓励高校合理有序、错位互补地开设“一带一路”沿线非通用语语种,特别要加大对东亚、中东欧、中东以及非洲四个区域非通用语种建设的力度;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最优途径是打通高中与大学人才培养的直通桥,建议降低师资门槛,设立非通用语人才专项培养经费,制定非通用语种人才特殊招生政策。

    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定位是“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在国际有一定知名度、多语种复合型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一带一路”建设主要是经济贸易合作,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培养能担当首席翻译工作的精英型人才、具有多功能性质的复合型人才、能够迅速适应具体工作的行业型人才来满足国家大战略的需求。

    汉语国际传播面临着极大的机遇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型,从“本土型”向“国际型”国家转变,除了要培养供需对路的外语人才外,还应认真思考如何满足被投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汉语国际传播也面临着极大的机遇。首先,国家应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把汉语国际传播纳入“一带一路”愿景和行动计划。第二,汉语国际传播应以“一带为主,一路为辅,一路向西”的原则,加大对一些与我国有着重要经贸关联区域的传播力度。第三,应该搭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与产业经济合作全球拓展的“顺风车”,借势传播。第四,要有序多维推进,通过国内高校专业培养、国外设点专业培训、企业员工外语养成、孔子学院汉语推广等途径加快汉语向世界传播的步伐。

    语言服务正在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中国经济时报:你提到语言服务,能具体阐述一下吗?

    王铭玉:语言服务正在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对“一带一路”作用明显,国家应加强对语言服务业的调查研究,将其合理地纳入《国家经济行业分类》之中,并给予政策扶持。从发展角度看,一要谋划“一带一路”国家或区域“多语言服务联盟”,为把中国打造成为以大数据为中心的全球语言集散中心做准备。二要创新语言服务模式,可利用“语联网”模式,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和互联网有效整合包括译员、供应商在内的翻译资源,以及术语语料、翻译工具软件等知识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嵌入式、移动化等多种新型服务模式,对接各类翻译需求,将翻译需求和量化产能进行匹配。三要利用“互联网+”,搭建语言服务的多维平台。例如在线翻译平台、多语云智库平台、招商情报服务平台、会展业务平台、跨境电商平台、手机移动平台、互联网+呼叫中心平台等。

    http://jjsb.cet.com.cn/show_480451.html







【关闭窗口】
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 @ 2014 Research Center for linguistic semiotics
天外-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官方微博 网页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