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
  • 首页
  •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中心主任
    研究机构
    学术机构
  • 中心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出版
  • 相关文件
    中心文件
    学校文件
  • 学术资源
    中文文献
    俄文文献
    英文文献
  • 中心成果
    研究项目
    出版著作
    发表论文
  • 人才培养
    培养方案
    教学资料
    课程设置
  • 学者介绍
  • 站内搜索
学者介绍

联系方式

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117号
电话:022—23230917
E-mail:yuyanfuhao@163.com

学者介绍

张良林教授
2018-01-18 15:09  
 张良林教授

    学者简介

      张良林,男,汉族,英语教授,硕导,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197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具有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

      1994年6月毕业于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师范英语本科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7年6月研究生毕业于苏州大学,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符号学,师从国际著名符号学家、文学理论家丁尓苏教授;2012年6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毕业,主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文化符号学,师从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杰教授。

      1997年7月起在常熟理工学院工作至今。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综合英语》、《语言学基础》、《美国文学选读》、《英国文学选读》、《基础英语》、《听力》、《泛读》、《英语视听说》等等。工作期间曾连续兼任两任班主任,所担任班级获得“优秀班集体称号”,个人荣获“优秀班主任”称号。被《发现》杂志社聘为副理事长等社会工作,现为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传播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从1997年起,连续担任本科生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平均每年指导8名学生;现指导一名硕士研究生。现为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积极参加国内大型学术交流,连续参加多届“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讨会”,并宣读论文,获得好评。

      从事学科专业为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符号学以及外语教学。先后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并参与省教育厅教改项目1项,都已验收通过。主持完成一项教育部科研项目,目前正主持一项国家社科研究项目。任教以来,曾在《外语学刊》、《外语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南京师大学报》、《苏州大学学报》、《中国比较文学》、《扬州大学学报》等CSSCI或北大核心等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即《追踪语言符号意义运行的轨迹》2008年于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约23万字。

      主持建设的《英语阅读》课程建设于2003年3月顺利通过校级合格验收,并于2007年1月通过《英语阅读》校级优秀课程建设验收; 2002年-2004年被授予“校优秀骨干青年教师”称号;2007年获校优秀教案奖。曾于2001年、2006、2009年获得常熟理工学院颁发的“教学优秀奖”; 分别于2011和2013年获得常熟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成果奖”; 于2010年获得南京师范大学颁发的“校长特别奖学金”; 于2010年获得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于2011年获得常熟理工学院颁发的“科研成果奖”、“ 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常熟理工学院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获得南京师范大学颁发的“优秀研究生”且于2012年获得南京师范大学颁发的“优秀毕业研究生”等称号。现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且获江苏省留学基金资助。


    附:近年来发表的部分论文:

    1. 隐喻的符号性, 发表于《外语学刊》(二级权威;北大核心;CSSCI)2010年第6期;

    2. 架起连接能指和所指的桥梁,发表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大核心; CSSCI)2010年第4期;

    3. 从模态到言外行为的符号学旅程,发表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大核心;CSSCI)2010年第1期;

    4. 沟通与交流,发表于《中国比较文学》(二级权威;北大核心; CSSCI)2011年第3期;

    5. 传达符号学与意指符号学差异分析,发表于《俄罗斯文艺》(二级权威;北大核心; CSSCI)2011年第2期;

    6. 论成人英语分班教学,发表于《中国成人教育》(二级权威;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

    7. 传达符号学与意指符号学之间的相通之处和统一关系,发表于《外语研究》(北大核心; CSSCI)2011年第3期;

    8. 论不明推论及其语言符号学意义,发表于《南京师大学报》(北大核心; CSSCI)2010年第5期;

    9. 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相通之处,发表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

    10. 文学作品中正向信息传达与逆向审美意指机制分析,发表于《前沿》(北大核心)2010年第12期;

    11. 试析语义成分分析法的意义,发表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2. 米德对莫里斯符号学的影响,发表于《理论月刊》(北大核心; CSSCI扩展版)2011年第6期;

    13. 卡尔纳普与莫里斯,发表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CSSCI)2012年第2期;

    14. 颠倒的二元对立,发表于《外国文学》(CSSCI)2013年第4期.


        主持的科研项目有:

    1 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达符号学与意指符号学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C740012);.

    2. 2010年度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莫里斯符号学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CX10B_068R);

    3. 2010年度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培育项目“莫里斯符号学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bs0023) ;

    4.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索绪尔与皮尔士符号学观比较研究” (项目编号:02SJD740019);

    5.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符号学视野重新审视语言任意性原则” (项目编号:05SJD720015) 。

    6. 201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莫里斯美学符号学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12BWW002)


    【关闭窗口】
    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 @ 2014 Research Center for linguistic semiotics
    天外-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官方微博 网页版 手机版